推进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路径_菲律宾欧博集团

    菲律宾欧博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推进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路径

    来自:菲律宾欧博集团 发布日期:2014-12-11

        建筑产业产业链长 、带动力强、贡献度高 ,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安民基础产业 。近年来,江苏省建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但总体上看,建筑产业仍是一个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 。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建筑产业发展质量,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路径 ,江苏的目标是,经过十年的持续努力 ,到2025年,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场变革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会带来哪些变化?周岚认为,和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 ,建筑产业现代化对建筑的建造方式 ,变化是根本性的也是革命性的 ,传统的建造方式主要是靠建筑工人在现场采取现浇的方式建造,用工较多 、工期较长、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包括噪声的污染、建筑垃圾的产生、施工扬尘等。此外,由于质量靠人工现场控制,而工人素质参差不齐 ,质量安全也难以控制 。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用工荒”现象及较高的劳动力成本 ,也将使施工企业面临不可持续的困境。
      周岚表示 ,建筑产业现代化将带来五方面的变化 ,一是建造方式的根本变化,也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运用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和改造传统的手工劳动及湿作业的生产方式 ,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和施工水平 ,从而促进建筑产业的集聚和集约发展 ,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建筑质量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将绝大部分构件、部品 、节点在工厂工业化预制,现场采用流程化、工法化的连接 、安装技术,可以不受建造季节气候影响,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和整体质量,建造“百年建筑” 。三是人居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建造方式大部分工作是在工厂完成的,施工现场将以机械安装为主,因此现场施工环境将会大大改善,噪音、垃圾、扬尘等污染会大大降低 。四是生产效率将得到提升 。随着机械装备率的提高,施工周期将会大大缩短。以建筑施工为例,目前的劳动生产率为32万元/人,在装配化率达到50%的时候,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一倍 ,达到65万元/人左右。五是建筑产业全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 ,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推进,必将促进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推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后50%以上新建筑将以产业化方式施工

      近日出台的《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 ,到202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将会成为主要的建造方式 ,全省新建建筑装配化率、新建成品住房比例均达到50%以上,装饰装修装配化率达到60%以上,对全社会降低施工扬尘的贡献率增加一倍 。
      周岚认为,《意见》的制订出台 ,是江苏全面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件大事 ,为全省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明确了重点工作任务,强化了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
      周岚告诉记者,推进以住宅产业现代化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上下游产业链长 ,涉及面广。对此 ,国家层面早有探索和行动。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起即在全国开展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创建工作 。2013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加强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法规政策标准的研究并积极推进,今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了“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提高住宅工业化比例”的要求 。
      江苏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开展较早,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江苏即制定了《江苏省建筑工业化导则》,是全国第一个在省级层面进行建筑工业化技术规范指导的省份;同时 ,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各项政策措施 ,完善配套措施 ,积极培育产业基地,大力推动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绿色建筑等各类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建设和成品住房发展,推动江苏住宅产业现代化健康发展。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以苏发〔2011〕28号文件形式印发《关于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 ,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进程”,并确定了具体要求。
      2014年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江苏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地区之一 ,引导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目前 ,全省近十多家大型建筑企业已探索开展建筑工业化 。全省共有7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占全国总量的1/7;省级以上康居示范工程  、优秀住宅示范工程、成品住宅装修示范工程等住宅产业现代化各类试点示范项目约700个,覆盖住宅建筑总面积约7000万平方米。

      落实转型要求江苏在行动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个建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涉及面广,需要省级有关部门以及各市、县的共同关注和强力推进。
      周岚告诉记者,江苏将抓紧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分解目标任务,落实支持政策。江苏省建设行业主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将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把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落到实处。“围绕《意见》的实施 ,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在省级政府层面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 ,加强协作配合;通过规划编制 、技术指导、示范引导、社会推广和监测评价等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将组建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委员会,分行业设立设计、部品、施工等专家小组,负责标准编制 、项目评审 、技术论证、产品性能和建筑性能认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定期组织监测评价 ,及时发布监测评价结果,完善推进工作的督察机制 。”周岚说。同时,江苏还将开展社会宣传和行业培训,大力宣传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通过建筑产业现代化博览会等形式,让公众全面了解建筑产业现代化在社会中的认知度、认同度,并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培训和宣贯活动,使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成为社会和企业的自觉行动。(中国建设报)

    上一篇:中国3年消耗水泥超美百年用量

    下一篇:2014年建筑节能市场容量达到2124亿元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