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建议哪些与水泥相关?_菲律宾欧博集团

    菲律宾欧博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十三五”规划建议哪些与水泥相关 ?

    来自 :菲律宾欧博集团 发布日期:2015-11-06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 ,提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水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产业,《建议》中有哪些与之相关内容?数字水泥网梳理出值得水泥行业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建议》提出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 ,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关键点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  。李克强总理近日出访韩国期间表示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经济年均增长6.5%以上 。虽然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放缓 ,但“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不会低于6.5%,这对于水泥需求总量会产生一定的支撑; 2、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对GDP增长有贡献作用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比重加大 ,意味着投资的比重会相应降低 ,拉动水泥需求增长动力减弱 。
        二 、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
        《建议》中提出,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关键点:虽然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有所减弱,但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对中国经济稳增长将起着关键作用。为确保“十三五”期间经济稳增长 ,政府仍会保持适度的投资 ,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投资是拉动水泥需求的主要动力,未来五年水泥需求总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三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建议》中提出,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 ,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 ,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 ,形成东北地区 、中原地区 、长江中游 、成渝地区 、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 。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场取向改革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 、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
        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
        关键点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重大发展战略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仍是重点优化发展区域。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及老少边穷地区及过度依赖资源 、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的地区等的支持力度 ,这些区域作为重点支持发展的区域,在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会相应带动水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 、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水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通用航空 、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 。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关键点:“十三五”期间仍会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五、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支持企业对外扩大投资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 ,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 ,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 ,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 。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 ,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
        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 、标准 、服务走出去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跨国企业 。积极搭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金融服务平台。
        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营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 ,共同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
        关键点:1 、内陆沿边地区有望迎来基础设施建设高潮;2、支持和鼓励水泥企业走向国际化发展 ,向其他国家输出技术、装备和管理,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集团。
        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 ,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 、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 ,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
        关键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支持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水泥行业的央企、国企或将进入整合阶段。
        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 ,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 ,促进人才、资金 、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放开电力 、石油 、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关键点 :减少行政审批 ,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会越来越少,会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八、控制碳排放
        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 ,有效控制电力 、钢铁、建材 、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 ,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 ,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 ,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建立健全用能权 、用水权、排污权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 、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 ,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
        关键点:一方面 ,对水泥行业碳减排的控制会更加严格;另一方面,水泥企业的碳排放权成为越来越有价值的资产,可进行市场交易。
        九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 、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
        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 ,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 。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 、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无害化处置 。
        关键点:加强环境约束力,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大,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 。(信息来源:数字水泥网)

    上一篇:“建筑业+互联网”行动急需加快

    下一篇:政策红包频发 201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形势如何

    
    XML地图